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一步步推进,机器视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再是陌生的名词,机器视觉成为大多数学生就业的选择,工业领域的公司也开始积极地引进机器视觉人才,布置工业自动化。
计算机视觉和机器视觉
有些人对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视觉存在混淆,从广义上来说,其实机器视觉属于计算机视觉的一种,机器视觉是计算机视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但是从狭义上来看,机器视觉和计算机视觉属于独立的分支。计算机视觉侧向于从大量同样的物体当中提出事物的特征,从而使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对外界的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图片实际上是大量的数字信息。当能够使用算法在大量图像的数字信息中读取出图像中的事物特征,那么计算机就能够越来越接近人的判断,这是计算机视觉做的事情,像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便是这样做的。
机器视觉不同于计算机视觉,机器视觉往往是对工业生产线上的待测物体做出实时的判断,判断其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缺陷等,它不需要事先对大量的生产样品进行检测,往往从机器视觉中的处理结果对下一步的实施步骤进行指导。环境对机器视觉的影响较大,因为机器视觉需要实时的获取待测物体的图片,而计算机视觉侧重点在于处理图片,对于图片获取的要求就很低了。
机器视觉组成
如上图所示,机器视觉有以下组成部分:光源,相机,镜头,图像采集卡,软件,控制机构。
光源、镜头、相机 —— 机器视觉的“眼睛”
许多人不懂机器视觉的原理,但若是将人眼获取图像的原理与机器视觉获取图像的原理一对比就能够发现其原理是一样的。光源,镜头,相机组成了机器视觉的眼睛,光源使得我们待获取的图像特征更加清下,镜头将光线聚焦,反射在相机的光学感光元件上。
图像采集卡 —— “眼睛”通往“大脑”的“神经”
“眼睛”获取到外界待测物体的特征之后,就需要将信息传递给大脑来做出判断,那么起到传递作用的便是图像采集卡,若是机器视觉失去了该条“神经”,“大脑”的判断也就在这一步终止了。
软件 —— 机器视觉的“大脑”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在整个人的身体组成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感官获取到的信号,大脑做出判断,然后指导身体的运动。对于机器视觉的软件来说,它对获取到的图像特征进行处理判断,从而指导机器的下一步运转。所以说,软件是整个机器视觉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组成,你想大脑能不重要吗!
控制结构 —— 机器视觉的“肢体”
肢体是用来指挥控制的,充当指挥的作用便是机器视觉的软件,在实际的工业场景当中,软件运行后可以源源不断给机器提供信号,从而指挥它的下一步操作。
其实我们仔细研究发现,对于机器视觉来说,其取代的就是人的作用,机器视觉在不断的向这个方向前行,在未来的工厂当中,我们很可能很少发现人的身影,因为都被机器视觉取代了,但是机器视觉的路还有很长,毕竟程序化的指令无法代替人的思考,这是未来机器视觉领域将会不断优化和提升的,使机器视觉具有人的思维,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